回应急难愁盼,坚持难题“有解”

发布时间:2024-11-06
基本案情:2024年8月2日,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未央法院委派诉前调解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西安某超市诉称2023年6月14日与某建工公司就烟酒买卖事宜,签订了《烟酒购销合同》。合同约定原告按照被告要求规定向被告提供所需数量的烟酒价值371120元。根据约定货到付款。2024年1月24日某建工公司最后一次拿货,负责人于春节前支付了100000元,剩余的271120元在对账单上签字确认并出具欠条。后经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将某建工公司诉至未央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立即支付剩余货款及利息近30万元。
调解情况:
经调解员梳理研判案情,详细了解了案件的背景、双方的合作历史、货款拖欠的详细情况以及超市经营者的健康状况等关键信息。通过与双方的深入交流,调解员明确了西安某超市的核心诉求是尽快收回货款以缓解资金压力,并用于治疗经营者的重病;而某建工公司则表达了其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等实际情况。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逐步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基于双方的诉求和实际情况,调解员评估了调解的可行性。考虑到双方有着多年的合作历史,且被告公司并非恶意拖欠货款,而是确实面临经营困难,调解员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最后双方签字时,某建工公司出现多次拒接情况,调解一度陷入困境,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局面变得更加棘手。调解员上门走访被告公司后,得到了新的联系方式。通过反复沟通,双方逐渐认识到该方案对于维护各自利益、促进长期合作的重要性,最终达成了共识。
2024年8月30日,当事双方确认调解协议后,法院出具了民事裁定书,明确某建工公司分两期向西安某超市支付货款271120元。
案例评析:
1.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例,其中包含了众多复杂因素,如案件相关人员失联、当事人急需资金用于医疗治疗、信任缺失与情绪对立等多重阻碍。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调解工作的难度,也凸显了该案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解决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别人的人生。”本案中,当事人身患重病,急需回款治病,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因此,迅速而有效地解决这一争议不仅是对法律原则的遵循,更是对人民生活福祉的实际回应。这种做法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的精神——“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良法善治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2.调解员在此案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面对被告失联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调解员没有选择放弃或等待,而是主动出击,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寻找联系渠道,将被动接受调解任务转变为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这种从“要我调解”到“我要调解”的转变,充分展示了调解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以“有解之心”对待每一个难题,其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评价。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