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缺失引争议 调解到位解纠纷

发布时间:2024-10-22
基本案情
某商贸中心与王某曾有过两次成功合作,由此王某获得商贸中心信任。6月,王某从商贸中心经营处采购一批百威系列啤酒,总价75000元。双方口头约定于7月结清货款,但到期后王某仅支付10000元,剩余65000元货款拒不支付。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商贸中心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逾期未支付的货款65000元及逾期支付期间产生的所有利息。法院初步分析案情后,决定将案件委派至商事调解组织进行诉前调解。
调解情况
调解员首先分别与商贸中心和王某进行细致的沟通,了解双方对于此次交易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的立场。商贸中心强调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交易事实明确,王某应支付剩余货款。王某则认为没有书面合同缺乏约束,自己不应支付剩余货款。
调解员对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认识到此次纠纷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没有书面合同情况下双方的权利义务。一方面,向王某解释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根据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定,双方的交易行为依然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引导商贸中心理解王某的担忧,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基于双方的实际情况,调解员提出了分期支付货款的调解方案。王某在一定期限内分阶段支付剩余货款,商贸中心适当减免部分货款作为王某积极配合调解的补偿。调解员将方案分别与双方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协商和调整,双方对调解方案逐渐达成共识。王某同意在下个月底前一次性支付商贸中心剩余货款65000元,商贸中心则放弃对利息的要求。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中,商贸中心与王某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产生货款支付纠纷,通过调解达成了和解。这一结果既体现了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也提醒了商业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应重视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根据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定,依然可以确定双方的责任,为解决类似纠纷提供了参考。

1.充分沟通: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要与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纠纷的全貌和双方的真实想法和诉求,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2.客观分析:对纠纷进行客观分析,找出矛盾的核心点,为制定合理的调解方案提供依据。

3.灵活调解: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调解方法,如分析利弊、提出方案、协商调整等,以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4.法律引导:在调解过程中,向双方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

5.重视合同:商业交易中,签订书面合同至关重要,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