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无凭生嫌隙,释法明理解心结

发布时间:2025-03-19

基本案情:

2025224日,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莲湖法院委派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纠纷案件。峰某(以下简称“原告”)与俊某(以下简称“被告”)系朋友关系,202385日至2024812日期间,被告因生意资金周转需要,先后三次向原告借款,累计借款金额为33万元。双方未明确约定借款利息及具体还款期限,但被告承诺会尽快偿还借款。

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还款,但被告仅偿还了8万元,剩余25万元一直未予偿还。2024123日,被告关闭其经营的门店并失联,导致原告无法继续与其沟通还款事宜。原告认为被告已严重违约,且其行为已损害自身合法权益。无奈之下,原告于2025115日向莲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剩余借款本金25万元及相应利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调解情况:

接到案件后,调解秘书迅速启动双线沟通机制,分别与原告和被告进行电话访谈,详细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焦点,中心同时委派出擅长借贷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贾迎春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员在接手案件后,立即对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梳理过程中,调解员发现双方对已还款总金额及利息约定存在重大分歧:原告主张被告仅偿还了8万元,且双方曾口头约定利息;而被告则称已偿还10万元,且未明确约定利息。此外,由于时间过久以及当事人更换手机等原因,部分关键证据无法完整提供,导致双方在质证过程中陷入僵局。

调解员分别与原告和被告进行面谈,针对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情况,明确告知双方超过此限度的利息约定无效。调解员围绕争议焦点,结合双方实际需求,草拟了调解方案,并通过耐心释法明理和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缩小分歧。

经过多轮协商和调解员的积极引导,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协议约定:被告分期偿还原告借款本金25万元,具体还款计划为每三个月偿还5万元,直至全部还清;双方同意免除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调解成功后,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并对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耐心工作表示感谢。

 

案件评析:

本案表面上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原告与被告因借款偿还问题产生矛盾,最终诉至法院。然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本案的核心并不仅仅是金钱纠纷,而是朋友间因借贷关系引发的信任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朋友间借贷纠纷并不少见,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关系破裂甚至引发更大的矛盾。

本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体现了调解机制在解决商事纠纷中的高效性和灵活性,更彰显了其在修复人际关系、化解信任危机方面的独特价值。通过调解,双方不仅达成了还款协议,还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受损的关系,避免了因钱生恨的悲剧。这种以沟通和协商为基础的解决方式,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