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利平衡化纷争,分期履约铸诚信

发布时间:2025-05-13

基本案情:

20254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由灞桥法院委派的一起购销合同纠纷案件。2024917日,陕西某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陕西某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购销合同》,约定原告给被告项目供电线电缆,当月30日原告按照合同完成供货任务并与被告对帐结算,被告支付原告部分合同款项,尚欠余款100790元。原告多次委托律师协商催要,被告认可但一直不予支付,长期拖欠导致原告资金被占用,影响原告的周转经营。原告遂现诉请灞桥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拖欠货款和利息损失。

 

调解情况:

中心接手案件后,根据案件详情迅速委派了擅长该领域的律师调解员张琪进行调解。调解开始前,调解员首先全面梳理案件材料,重点审查购销合同的订立及履行情况、货物交付验收凭证、付款记录等关键证据,确保对案件事实有准确把握。在掌握基本案情后,调解员采取"背对背"沟通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各方核心诉求及调解底线,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进入实质调解阶段后,调解员组织双方对账,确认欠付金额为100790元这一关键事实无争议。针对被告提出的资金困难主张,调解员引导其提供近期财务报表等资信证明材料,客观评估其履约能力。在此基础上,调解员从法律和商业双重角度进行分析,向双方阐明诉讼风险和执行难度,引导当事人理性评估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

针对本案争议焦点,调解员重点解决付款期限确定、履约保障机制设计等核心问题。通过专业测算被告的资金回笼周期,设计出三期付款的合理方案。为确保协议履行,调解员建议将调解协议提交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同时设置违约条款,约定若被告未按期履行则恢复计息,既保障原告权益,又给予被告适当履行空间。经多轮专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被告承诺分期偿还全部货款,原告同意免除逾期利息,体现了商事调解"互谅互让"的核心价值。

 

案例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商事合同履行纠纷,调解过程体现了"分层递进"的专业调解策略。调解员首先通过"背对背"沟通了解双方核心诉求,继而组织对账确认无争议事实,最后聚焦付款方案这一争议焦点。这种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调解路径,既确保了调解效率,又提升了调解成功率。特别是在处理被告提出的资金困难问题时,调解员没有简单采信其口头陈述,而是要求提供财务报表等证明材料,体现了商事调解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本案的调解实践也为完善商事调解制度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组织的专业优势,培养懂法律又懂商业的复合型调解人才;另一方面,要健全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提升调解结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商事调解与征信系统的衔接机制,对恶意违约形成有效制约。随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事调解必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