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偿还守法治,居中调解复商谊

发布时间:2025-05-16

基本案情:

20254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一起灞桥法院委派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杨某(以下简称“原告”)应靳某(以下简称“被告”)请求于2024年向提供借款150000元人民币,该借款以银行转账方式转入指定的银行账户。20251月,被告向原告偿还20000元人民币。同日,为确认借款事实及情长期限,被告签署并向原告出具了《欠条》一份,确认了剩余借款并承诺于20252月底之前向原告清偿完毕所有借款。否则自该日起⾄实际还款⽇,按照6%/年的利率向原告支付借款利息。截止20254月,被告仍拖欠借款7万余元,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遂向灞桥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详细了解案件实情后,指派了擅长借款合同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姚昱欣进行调解。调解开始后,调解员首先向双方说明调解原则并告知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了规范基础。在事实调查环节,调解员了解到案件的基本情况,并仔细核对了原告提供的银行转账记录、欠条原件等关键证据,被告对借款事实及欠条内容均予以认可,但提出目前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状况。

调解过程中,双方就还款方案产生明显分歧。原告坚持要求一次性付清剩余13万元本金及按约定计算的利息,强调急需资金周转;被告则请求分三期偿还,每期间隔两个月。调解员姚昱欣凭借专业的调解技巧,在充分听取双方诉求后,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折中方案:将还款期限压缩为两期,首期于20255月底前支付1万元,剩余7万元于20256月底前付清。这一方案既考虑了原告尽快收回资金的诉求,又兼顾了被告的实际偿还能力。

整个调解过程持续近三小时,调解员始终秉持专业、中立的态度,通过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结合,成功引导双方从对立走向合作。调解结束时,原、被告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案例评析:

本案的调解体现了调解中心秉持的“受托守正,允中促和”的理念,针对借贷纠纷的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调解方法。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展现出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调解经验。面对原告要求一次性还款和被告请求分期偿还的分歧,调解员提出的两期还款方案既满足了债权人尽快收回资金的合理诉求,又考虑了债务人的现实偿还能力。这种务实灵活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商事调解"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特点。

调解员不仅解决了当下的还款问题,更通过调解过程让双方都受到了法治教育。债务人认识到诚信履约的重要性,债权人则理解了适当让步的价值。该案例表明,对于民间借贷纠纷,商事调解能够提供比诉讼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途径。调解员通过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可以在法律框架内找到最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这也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所在。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