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壁垒阻调解,多方查证破僵局
发布时间:2025-06-13基本案情:
2025年5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灞桥法院委派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2020年11月,西安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西安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补充协议》,成为某项目物业服务企业。后因被告公司进入破产程序,该合同涉及债务未从法院监管账户支付,自2023年6月至2024年11月拖欠物业费39万余元。因被告管理人以不正当理由拖延核准申报,致使在管项目资金紧张无法继续运转,故原告将被告诉至灞桥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物业费和逾期利息。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迅速启动调解程序,指派了擅长合同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马志勇进行调解。原告代理律师虽坦言案件复杂,但鉴于调解的高效性,明确表达了调解意愿。然而,调解员多次拨打被告诉状所载电话均无人接听。为突破僵局,调解员在 3 月 11 日至 13 日期间,反复与原告沟通核实,通过多方渠道查证,终于在 3 月 20 日确定首次调解时间。但调解当日,被告破产管理律师在审阅诉状及证据材料后,表示需将案件材料提交破产法官研判,首次调解未能实质性推进。
面对波折,调解中心秉持专业与耐心,持续与双方保持沟通。4 月,双方均表达了继续调解的意向,但提出需先行协商金额细节。调解中心尊重当事人诉求,多次协调时间,最终确定于 5 月 19 日开展二次调解。二次调解现场,双方对拖欠物业费的事实及金额无异议,迅速达成调解协议。考虑到案件涉及破产程序,司法确认存在特殊要求,调解员当即与灞桥法院立案庭庭长及相关法官沟通,详细说明调解方案与法律依据。经法院审慎审查,双方于 5 月 27 日正式签署调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此次调解不仅帮助原告及时回笼资金、保障了物业服务项目的正常运转,更在破产程序的框架下,为债权人与债务人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双方当事人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案例评析:
一方面,案件涉及破产程序,破产企业债务清偿需遵循严格的法定流程与监管要求,物业费债权的实现需与破产财产分配、债权人会议等程序紧密衔接;另一方面,被告管理人拖延核准申报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原告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使得矛盾更加尖锐。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调解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寻找被告有效联系方式这一基础工作入手,通过多方查证与反复沟通,打破信息壁垒,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调解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与执行力。
此案例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商事纠纷时,专业的调解能力、对法律程序的深刻理解、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多方协作的工作模式,是实现纠纷有效化解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