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调解立范式,分期履约树标杆
发布时间:2025-06-17基本案情:
2025年6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未央法院委派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陕西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王某100%一人持股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达成买卖合意,被告长期在原告处进购建筑材料,供货方式为自提。双方前期交易正常,后期被告开始拖欠货款。至2023年6月,经双方确认,被告欠付原告公司某项目材料款149535元,此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虽承诺还款,但又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理由多次拖延支付,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后原告为维护自身利益无奈将被告诉至未央法院。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接手该案件后,鉴于本案属于原告批量起诉案件其中之一,通过分析具体案情指派了擅长该领域的律师调解员苏东波进行调解。调解伊始,调解员为缓和双方情绪,营造了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使双方重新建立信任。
调解开始后,调解员引导双方当事人充分阐述案件基本事实,深挖案件核心争议点,最大化还原本案真实场景。通过一整套调解流程的梳理,调解员了解到被申请人陕西荣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实控人希望申请人能理解其资金困难,给予一定的欠款打折和付款宽限期。调解员向双方当事人详细分析了各自难处,归纳了案件争议焦点以及转诉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使双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最终,双方就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利息承担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背对背沟通和面对面协商,最终达成了被告分12期向原告公司支付货款的一致意见,原告也放弃了利息诉求,并最大诚意对被告欠款进行了减免处理。双方当事人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纠纷顺利解决。同时,考虑到批量案件先行调解成功会对后续案件的调解有示范作用,调解员对双方进行了全面工作,不仅结合现有证据、原告诉讼主张分析利弊,而且经调解员耐心开导和晓以利害,使双方当事人明晰了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为调解协议内容的确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案例评析:
本案作为批量诉讼案件中的先行调解成功案例,其示范效应尤为显著。调解员在化解个案矛盾的同时,前瞻性地考量了批量案件的连锁反应。通过结合证据与诉讼主张,向双方透彻分析后续案件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既巩固了本案调解成果,也为同类型纠纷树立了 “高效、互谅” 的解纷样板。这种以点带面的调解模式,不仅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更降低了司法资源消耗,凸显了多元解纷机制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该案例充分证明,在商事领域的合同纠纷中,专业调解机构通过精准匹配资源、灵活运用策略、兼顾法律与商业逻辑,能够高效破解复杂矛盾。其成功经验为企业间妥善处理债务纠纷、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