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消虑破僵局,分期履约续营生

发布时间:2025-07-08

基本案情:

20256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莲湖法院委派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西安某副食经销部(以下简称“原告”)与喻某(以下简称“被告”)之间存在长期肉制品买卖业务往来,双方采用"先供货后付款"的交易模式,并约定按季度滚动结算货款。被告持续从原告处采购各类肉制品,原告均按约履行供货义务,并定期向被告出具结算单据。截至20254月,经双方对账确认,被告累计拖欠货款达人民币38000元整。原告认为,被告长期拖欠货款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约,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遂将被告诉至莲湖法院。

 

调解情况:

中心接到案件后,根据案件详情指派了擅长买卖合同领域的律师调解员任媛媛进行调解。调解员接到案件后,针对被告身处外地的特殊情况,立即启动线上调解程序。调解伊始,被告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作为初次接触司法程序的个体经营者,其既对成为被告感到愤怒,又担心被贴上"失信"标签。调解员敏锐察觉这一心理状态,及时调整调解策略,一方面通过共情沟通,理解被告因经济困难未能付款的处境,肯定其主动参与调解的诚信态度;另一方面耐心解释调解的保密性和非惩戒性,消除其顾虑。当被告提及自己也曾作为债权人面临执行不能的困境时,调解员巧妙运用这一经历,引导其换位思考,成功建立起信任桥梁。

在实质调解阶段,双方就还款方案展开协商。原告基于资金周转压力,主张分10期偿还欠款及利息;被告则因经营困难请求延长至15期。调解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深入沟通:向原告分析被告的实际偿付能力,说明适度放宽期限有助于确保还款;同时督促被告提供经营状况证明,增强方案可信度。

经过调解员的专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如下和解方案:被告承诺自20256月起,分12个月等额偿还所欠货款,这一阶梯式设计既满足了原告的资金回笼需求,又为被告保留了必要的经营空间。双方当事人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纠纷圆满解决。

 

案例评析: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调解员不仅解决了当下的欠款纠纷,更通过建立还款提醒机制等后续服务,确保了调解协议的实质履行。针对异地当事人的特殊情况,线上调解平台的有效运用,既保障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又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

该案的成功调解启示我们,面对当事人特殊的心理状态时,应采取"法理情"相融合的调解艺术,先通过心理疏导先行,再运用法律释明跟进,体现新时代调解工作的人文关怀。同时,调解方案中的纠纷解决丝路,于维护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