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执一词争责任,厘清事实促履约

发布时间:2025-07-17

基本案情:

20256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雁塔法院委派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202211月,陕西某运营公司作为招标人,陕西某招标公司(以下简称“被告”)作为招标代理机构,发布《某项目招标文件》。西安某文化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向被告支付了15万元投标保证金,中标后转为履约保证金。合同约定项目服务期限为合同签订后2年,服务期限届满后,退还全部履约保证金。《合同书》签订后,项目既未开展,二被告也未向原告退还保证金。原告与二被告沟通未果后,将其诉至雁塔法院。

 

调解情况:

案件转入调解程序后,中心迅速指派了擅长合同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王洁进行调解。调解伊始,被告临时提出原告尚有部分招标代理服务费未支付,要求在保证金中予以扣除。原告对此最初并不认可,认为双方未有相关的明确约定。调解员见此主动与各方经办人反复核对历史沟通及付款情况,最终确认该费油确属当初招标代理服务费用的一部分,取得原告理解,达成一致后从保证金中扣除。

同时,调解还面临一个复杂问题:两被告之间对责任划分各执一词、推诿扯皮。面对这一局面,调解员以事实为基、责任为先,一方面从收款账户、付款指向等细节入手厘清资金流向,明确保证金为哪方代为收取;另一方面又引导被告正视自身项目未启动的管理责任,促使双方认清共同义务。

在此基础之上,三方就争议核心开展协商,最终促成以下调解方案:原告从缴纳的保证金中扣除部分为招标服务费,剩余保证金被告一次性退还给原告,原告自愿撤回诉讼。该方案经原被告确认签署,不再主张其他责任,至此纠纷顺利化解。

 

案例评析:

本案表面上是资金返还问题,实质却牵涉了三方之间的法律责任划分、项目履行情况认定及费用争议。调解员在在处理过程中,精准把握矛盾核心,通过审查证据明确事实、厘清资金路径划定责任边界、引导协商实现让步共识三步推进,逐步打通调解堵点,促使原被告从各自立场走向共同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对两被告踢皮球式推诿时,调解员未采取压迫式干预,而是借助法律条文与证据细节,巧妙将双方逐步引回理性对话通道。同时,对原告关于代理服务费的异议问题,也未一味回避,而是充分查明事实,通过信息对称促成理解。本案调解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灵活性,不仅实现了纠纷实质化解,也节省了司法资源,为今后类似案件的调解提供了良好示范。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