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分期还清债,利息约定稳履行
发布时间:2025-08-20基本案情:
2025年8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未央法院委派的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陕西某门窗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因公司经营需求,急需资金周转,于某年从陕西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处借款500余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明确约定了借款金额、期限、利息计算标准、还款方式及争议解决管辖法院等条款。借款发放后,原告多次催要,但被告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本息,双方矛盾逐渐激化。原告遂将案件诉至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本金及利息。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迅速指派了擅长合同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王洁进行调解。解伊始,调解员采取了“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单独沟通。在与原告沟通时,调解员结合司法实践,分析了若走诉讼程序,案件审理周期长、执行成本高的风险,同时指出通过调解可以尽快明确回款时间,避免债权长期悬而未决。原告在权衡利弊后,表示在保障本金清偿的前提下,可以在部分费用承担上作出灵活处理。
在与被告沟通时,调解员则明确指出其逾期付款的事实已被证据证实,若进入诉讼程序,将承担利息及违约金,甚至影响企业信用。与此同时,调解员耐心了解被告资金状况,确认其存在阶段性流动性困难,提醒其务实提出切实可行的付款方案。
经过多轮背对背沟通,双方立场逐渐靠拢。被告提出分两期支付本金,并承诺“先本后息”;原告虽对逾期不满,但考虑到执行风险,表示同意分期,但要求如任一笔逾期未付,则利息恢复计算。调解员在此基础上提出折中意见:由被告在约定期限内分两期偿付本金及利息,原告放弃调解费争议,由其承担相关费用。最终,双方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就付款计划、调解费承担及逾期责任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圆满解决。
案例评析: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的调解协议不仅明确了付款时间表,还设置了逾期恢复利息的兜底条款,有效降低了未来再次争议的风险。这种分层化解、利益平衡、条款细化的处理思路,为类似大额借款合同纠纷的调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本案的成功调解表明,商事调解不仅是单纯的折中,更是一种专业化的利益平衡过程。它通过事实澄清、法律释明和情理引导,帮助当事人理性评估自身处境,在有限的让步中达成最大化的共赢结果。对市场主体而言,选择商事调解能够节约诉讼成本、提升履约效率,同时维护企业声誉与合作关系,是解决商事争议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