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留争议,欠条确认促和解

发布时间:2025-08-21

基本案情:

20257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渭南临渭区法院的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张某(以下简称“原告”)与孙某(以下简称“被告”)系朋友关系,20243月,被告因经营需要,请原告负责其店铺的装修工作,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口头约定由原告负责工地管理、联系工人和采购部分材料,同时由被告来支付相应费用。装修启动后,原告多次垫资,累计各类费用11万元左右。被告先行支付部分款项,并出具欠条确认剩余欠款金额,承诺于2024年年底前付清。但截止起诉之日,原告多次催要仍有欠款未结清。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迅速指派了擅长合同纠纷领域的律师调解员朱美玉进行调解。调解员首先核实双方提交的证据,确认虽然合同为口头约定,但“欠条”清楚载明欠款金额与履行期限,已构成强有力的债务凭证。调解过程中,双方对“确有欠款”这一点并无异议,分歧主要集中在费用数额和责任划分。被告坚持认为原告并未按照约定完成全部管理义务,且在部分人工费用上存在加价,应予抵扣;而原告则强调,双方在木工退场后已进行结算,被告签署的欠条就是对结算结果的确认,因此必须按约履行。

面对僵局,调解员并未急于提出解决方案,而是耐心倾听双方陈述。调解员原告分析,如果坚持全额诉请,虽然欠条具备较强证明力,但诉讼周期漫长,执行结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劝导被告正视欠条的法律效力,如果拒绝履行,势必面临败诉和强制执行。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员提出折中思路:在不否认欠条效力的前提下,结合双方履约情况与资金压力,以分期清偿、适度让步的方式实现止纷

在调解员耐心引导下,原告同意作出一定让步,被告则接受分期付款安排。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确定被告分两期支付欠款,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案例评析:

本案表明,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否欠款,而是欠多少、何时偿还。由于双方基于朋友关系,缺乏书面合同约束,导致结算标准模糊,矛盾不断累积。调解员紧紧抓住欠条这一核心证据,既为原告保留了基本权益,又兼顾了被告的资金压力,在利益平衡中找到了解决路径。分期履行的设计,不仅化解了对立情绪,还确保协议具备可操作性。

该案提醒市场主体:即便是朋友之间的合作,也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费用构成与结算方式,以减少后续争议。同时也展示了调解在装饰装修类纠纷中,以灵活机制和人性化处理实现快速止纷、维护诚信的独特作用。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