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解纷稳发展 纾困解难显担当——陕西正和以“调解之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2-17
“本以为要打一场漫长的官司,没想到调解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既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又保住了多年的合作关系!”2024年8月30日,随着一纸民事裁定书的送达,西安某超市与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在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的专业斡旋下圆满化解,成为调解中心彰显“柔性解纷、护航发展”社会价值的生动注脚。
时间追溯到2023年6月,西安某超市与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烟酒购销合同》,约定货到付款。截至2024年1月,超市累计供货价值37.1万元,但建设公司仅支付10万元,剩余27.1万元货款多次催讨无果。雪上加霜的是,超市经营者因罹患重病急需资金治疗,迫于无奈向未央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央法院随即启动“诉调对接”机制,于2024年8月2日将该案委派至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面对原告“急盼回款”的诉求与被告“经营困难”的困境,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依托“专业化研判、精准化沟通、柔性化调解”的三步工作法,为矛盾化解按下“加速键”:
第一步深度调研,找准矛盾“平衡点”。调解员通过查阅合同、对账单、欠条等证据,走访双方企业,发现两家公司合作长达五年,被告因工程款回笼延迟导致资金链断裂,并非恶意拖欠。而原告经营者重病治疗迫在眉睫,亟需资金周转;第二步分层沟通,搭建利益“共赢桥”。针对原告“全额回款”的刚性需求与被告“分期偿付”的现实困境,调解员提出“阶梯式还款+利息部分豁免”方案:被告首期支付15万元用于原告治病,剩余12.1万元分6个月结清,原告主动放弃利息诉求,此举既保障了原告的治病资金,也为被告争取了喘息空间;第三步柔性破冰,激活合作“内生力”。协议敲定签字的关键时刻,被告公司负责人方面突发变数,多次拒接电话,调解员冒雨上门走访,以“多年合作情谊”“企业信用风险”为切入点耐心劝导,最终打破僵局。被告坦言:“调解员的话让我意识到,守信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