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借失信引纷争,理性沟通解矛盾

发布时间:2025-08-26

基本案情:

2025年8月,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接到西咸法院委派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张某(以下简称“原告”)与王某(以下简称“被告”)系朋友关系。2023年6月,被告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原告借款50万元并出具借条,约定在2023年8月初前归还。借款到账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仅在2025年6月清偿逾期利息1万多元,剩余本息仍未偿还。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遂将被告诉至西咸法院,请求被告立即归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

 

调解情况:

调解中心接到案件后,指派了擅长该领域的律师调解员李小杰进行调解。调解开始后,双方对借款事实及金额并无异议,真正的分歧在于还款方式和期限。原告坚持一次性清偿,以保障自身利益;被告则因资金紧张,希望分期偿还,且尽量压缩利息,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调解员在全面核实证据后,敏锐抓住双方要债务明确、要还款可行的共同点,以分期履行加以适度利息的平衡思路切入。她先向原告释明诉讼执行的成本和时间,让其认识到灵活的履行方式更具效率;又提醒被告,长久拖延不仅会累积利息,还会损害信用,促使其正视责任。

在耐心沟通下,原告逐渐接受分期偿还的方式,但要求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合理利息作为补偿。被告虽压力不小,但在调解员引导下,认识到该方案能避免执行风险,也保障个人信誉,最终同意承担。双方据此达成调解协议,明确分期还款、利息计算和违约责任。

 

案例评析

在这个案件中,能够顺利地达成调解方案,不仅仅是因为原告和被告双方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而且也得益于调解员不懈的辛勤工作。首先,原被告双方在欠款的数额以及事实上的争议并不大,双方都对调解员持有信任,并且愿意与调解员合作,共同推进调解工作的进行。其次,调解员以一种非常理智和客观的态度分析了原被告双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延长被告的偿还期限,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使得双方能够找到一个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达成了共识。

本案调解成功,关键在于调解员准确识别争议焦点,并巧妙平衡了债权保障与履行可能之间的关系。如果僵持诉讼,原告或许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拿回资金,而被告可能面临执行措施甚至失信风险。通过调解,双方利益得以兼顾,矛盾也得以及时化解。调解员的努力使纠纷及时平息,避免了法律诉讼,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受托守正 · 允中促和

服务功能强大、市场认可度高的一流的商事调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