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商事纠纷“破冰”记: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28
“1120多万的货款,原以为要拖到诉讼才能有结果,没想到正和调解不到一个月就帮我们搞定了!既保住了回款,还没伤了和对方多年的合作情分,这效率太给力了!”近日,咸阳某工贸公司负责人捧着一面绣有“以保促调解企忧,专业高效暖商心”的锦旗,专程送到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话语里满是对纠纷快速化解的感激。这面锦旗背后,揭开了正和用专业与智慧化解买卖合同纠纷的精彩篇章。
事情要从2021年的一纸合同说起:咸阳某工贸公司与西安某混凝土公司签订《水泥购销合同》,前者按约3年持续供应水泥,后者却因经营压力逐渐拖欠货款。2025年6月双方对账,西安某混凝土公司确认拖欠货款1120余万元——这笔钱是咸阳某工贸公司维持生产的“刚需资金”,多次催款后,西安某混凝土公司仅以“经济紧张”推脱,前者无奈准备诉至法院;而后者也犯了难:“不是不付款,要是走诉讼冻结账户,公司连正常运转都难!”双方陷入“要钱的急、给钱的难”的僵局,2025年7月1日,法院将此案委派至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接到委派后,当日便联系咸阳某工贸公司,得知其同意调解但坚持“先做财产保全”的诉求后,当即启动“以保促调”机制:同步将案件报至法院保全窗口,待保全落地、原告权益有了保障,再快速组织双方协商。
保全结果出来后,调解员没有纠结“谁对谁错”,而是直击核心:咸阳某工贸公司要“稳妥回款”,西安某混凝土公司要“资金缓冲”。经与法院协调,很快敲定方案:西安某混凝土公司分8期支付1120余万元货款,诉讼费、保全费等共计58510元一次性结清;若有任何一期逾期,需以未付款项为基数按同期LPR支付利息,且咸阳某工贸公司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方案既解了前者的“回款焦虑”,也给了后者喘息空间,双方当场签字认可。
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正和商事调解员“懂法律、通商情”优势的缩影。不同于诉讼“非赢即输”的对抗逻辑,正和始终立足企业实际——用“以保促调”守住原告风险底线,以“分期支付”缓解被告资金压力,让纠纷化解不止于“案结”,更实现“事了、人和”。
一面锦旗,不仅是企业对正和调解服务的肯定,更是商事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价值的生动注脚。陕西正和商事调解中心始终以“解企忧、护商安”为初心,跳出“解决个案纠纷”的局限,用灵活的机制设计、专业的服务能力,将“法理”与“商情”深度融合,既为企业守住合法权益的“底线”,也为商业合作保留修复共赢的“空间”。这种“柔化对抗、强化共识”的调解实践,让市场主体在纠纷解决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效率,更让“合作共赢”的商业理念扎根生长,为陕西构建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坚实的“正和力量”。